档案

Archive for the ‘电影’ Category

看Signs[2004]

2012/01/05 留下评论

【原文写于2004-12-10】Net.Weblog.20041210.txt

Mel Gibson的这部片子非常非常的弱智

符合他从<爱国者>以来片子的一贯风格

也非常的小布什
愚蠢而可笑
还自以为伟大崇高
神圣使命

外星人出场和他们打架那一场, 让我笑得打滚 – 明明是搞笑片吗! 演员越严肃, 搞笑效果越是好!

最后男主角又当了牧师, 重抄传播精神鸦片的伟大使命, 实在是搞笑之极品, 和至尊宝去西天取经是一个道理.

反过说, <大话西游>也是一部科幻片,

佛祖保佑全世界, 让上帝自个保佑美国去吧.

__引文__:

【Film】Signs 灵异象限 — 为什麽外星人恨美国?

我们不断地建构、解释自己。日日夜夜地,各种影像、经验、讯息、符号被排列、重组成一个逻辑上或情感上合理的故事,我们藉此重构出「我」是谁、「他」是谁、我们从哪来、为什麽事情这麽地发生,并决定下一步该怎麽走。这可能发生在个人的层次,成为自我的追寻,也可能发生在群体的层次,成为国族、族群的建构。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发生後,这种自我建构的需求更是迫切。

不似中东战祸频仍,也不像欧洲多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险被夷平,美国内战结束後,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越南、韩战,战火仅在珍珠港事件波及到美国本土。因此 911 事件给美国带来极大的震撼。失去亲人的伤痛须被抚平,或是震撼、或是悲痛、或是愤怒的情绪需要出口,而经历过情绪的沈淀後,更多人想要一个答案:为什麽?该怎麽做?2002 年的许多电影都可以放在这个文本下去阅读。

Signs 的宣传以 crop circle 为中心。初看这个架式,大家要以为这是一部风格类似 X Files 的电影了。但不是英国南部的田园景致,不是欧洲巫术或鬼怪传说,主角的任务不是揭发火光会或圣殿骑士跨全球的密组织。在 crop circle 的薄薄外衣下包装的是彻底美国式的拓荒精神。

像 Signs 一样以「男人捍卫自己的家园」为主题的电影很多。Signs 一如往例,塑造了这麽一个意象:一栋木造房屋,孤零零地座落在大片田野中间。男主人 Graham Hess (在其他电影里通常还扛着一把衣柜内取出的来福枪)凝视着远方,准备独立抵外侮。警力的出现只是点缀,一切靠男主人的勇气和意志力。而他别无所求,只求保护自己的家园。这不是最卑微又最神圣的愿望吗?这是一部 2002 年的西部片。

但除此以外,我相信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都有「很不搭调」的感觉。

外星人来了!它们从哪来?来地球做什麽?我们该怎麽做?为什麽外星人恨美国?

主角 Graham 原是牧师,但在妻子出车祸後失去了信仰。车祸後两人最後一次谈话的回忆被造作地大力陈:妻子卡在车祸现场,已经没救了,但很凑巧地一息尚存,很凑巧地让主角刚好还有机会讲完情感洋溢的台词。这麽一个一厢情愿的剧情设计,考量的不是真实性,而是让悲伤的情绪有出口,彷是在与埋在双子星大楼瓦砾堆内死伤者对话。Graham也想问,为什麽?为什麽命运要做这样的安排,让无辜者丧生?上帝的意图是什麽?

但剧情的安排并没有让主角做内在的心灵探索,而是把罪魁祸首用有形的方式具象化。答案不是内在的心灵救赎,而是往外找到敌人。外星人出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世界各角落出现。就如同妻子丧生的事件直接击到 Graham 个人的信仰,外星人的出现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改变了,信仰崩解了,一切价值都受到挑战。但这次,巨变以「外星人」的形象被具体化。外星人大老远来到这个星球,却除了造一些恶意的小恐慌,确立了它们扮演的是「坏人」之外什麽建树都没有,又是一个一厢情愿的设计:我们需要一个敌人。「为什麽」的答案出现了,「怎麽做」就很简单了:把它们打回去吧。

在电影收尾的高潮, Hess 一家人终於和外星人见面。外星人一出手便挟持了小女儿。敌人当然必须要有这样的「懦夫」行为,这恰恰也是布希描述自杀攻击使用的辞。人类与外星人历史性的首次会面,没有 Contact 中 Jodie Foster 与外星智慧充满机锋的对话,也没有电光石火的高科技武器。靠的是弟弟 Merill 拿起棒球棍,重拾当年成为全垒打王的信心, 挥棒把外星人击垮。对运动稍有了解的观众都知道,挥棒动作是针对挥击一颗飞来的棒球最佳化的。把它当成剑道就只是破绽百出的莽夫猛击。但这似乎并不重要,这场对决不是物理性的而是象徵性的,是未知、邪恶的外星文明,对决挥着棒球棍的美国青年、对抗没能成为棒球选手的童年遗憾,对抗家庭价值、对抗赤手空拳保家卫国的决心,对抗美国梦、美国精神。

我们还可以继续做联想:狗喝了水中毒,具象化了美国对炭朐热和化学武器的恐慌。

外星人离开了。主角一家人回到小屋,重拾信仰。面对 911 巨变,对「为什麽?该怎麽做?」的问题,这是 Signs 想说的故事。但我们不能满足於这麽一个一厢情愿的故事。电影的前半段送出了许许多多的问号:它们从哪来?来地球做什麽?为什麽要造 crop circles?为什麽怕水?但电影的高潮过後,这些问题都可以被悬而不答。这是值得忧心之处。面对另一个文明,美国群众潜意识的答案中没有对话与了解。反正「它们」是外星人。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真面目,但总之先得把窗户用木板钉的密密实实的。後来把它们打跑了,我们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家,舔舐了伤口,继续过我们的生活。故事结束。它们是谁?不重要。

Gertie, 变了…

电影里, Hess 一家人只是不断地拿木板钉着窗户。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层壁垒可以被「保护家园」的诉求推到遥远的前线。2003 新年前夕,布希接受访问时被问到,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现况下,发动战争是否恰当?布希回答,如果伊拉克使用他们的武器打到我们家,经济就更糟了。所以,我们得先动手。

岁末新初, 1982 年的电影ET 被选为历来 100 大电影小爱略特遇见了有治愈能力、来地球收集植物标本的外星人,透过这段邂逅,修补了家庭和友谊。

整整 20 年的 2002,爱略特长大了。外星人又来了….

分类:电影, 文摘, 旧文

泰坦尼克上的存活率

2012/01/02 留下评论

【原文写于2007-01-29,2012-01-02扩展】

多年前看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有一个镜头是小两口跑过底舱,很多工人在里面烧锅炉,操作机器。我当时就想,这些工人最后有几个人能活下来?

搜了一下资料,还真有详细的分仓存活率统计:

The Titanic Passenger and Crew Statistics
出处:http://www.historyonthenet.com/Titanic/passengers.htm

 1st Class On Board  1st Class Survived  2nd Class On Board  2nd Class Survived  3rd Class On Board  3rd Class Survived  Crew On Board  Crew Survived
 Men 175 57 168 14 462 75 192
 Women 144 140 93 80 165 76 23
 Children 6 5 24 24 79 27
 Total 325 202 285 118 706 178 913 215
 Total Passengers = 1316  Total Crew = 913
 Total Survived = 498  Total Survived = 215
 Total On Board Titanic = 2229
 Total Survivors = 713

1等舱存活率:62%

2等舱存活率:41%

3等舱存活率:25%

船员存活率:24% (里面底舱工人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特别是孩子,一等、二等舱30个孩子只死了一个,存活率97%。三等舱79个孩子就只有34%了。一等舱的女人,存活率是97%,三等舱就只有46%。

Wikipedia上也有统计:http://en.wikipedia.org/wiki/RMS_Titanic#Survivors.2C_victims_and_statistics

底舱的锅炉工人当场是没有机会体现其高尚的——死后一百年也没有,没人会给他们拍电影,拍出来也没人看。

观众要看这样的人的故事:

而不是下面这样的人。就算你是这样的人,也要混到一等舱,和一个有97%生还率的富家小姐勾搭上,才有表现高尚的机会。

在泰坦尼克号上什么最重要?投胎投得好最重要。

{{BlogInfo
|page=Blog:Baojie
|title=The Titanic Passenger and Crew Statistics
|visitor=User:Baojie
|date=2007/01/29 05:58:16 AM EST
|tag=Jie’s Words
}}

分类:电影, 历史, 数据, 旧文

[2008]8-9月微博

2011/12/30 留下评论

将陈志武添加到我的鄙视名单中
2008/09/15 00:00 EDT |tag=Jie’s_Words, China, Economy

理由一:屁股问题

理由二:做五毛党不专业。

链接
* http://chenzhiwu.blog.sohu.com/ 陈志武博客
* http://www.ccthere.com/topic/1781851/1 陈志武的问题是屁股问题。

Matrix

2008/09/14 23:48 EDT |tag=Jie’s Words, Democracy

越来越觉得美国这个社会是一个Matrix。大多数人就象电池一样,给一撮金融资本家提供财富。为了这个系统的稳定,这小撮发明了“民主”这样一种Matrix,让广大电池们觉得自己有“选择”(Freedom),有生活,特有尊严(民主社会吗),特有人权。总统选举轰轰烈烈,其实对那一小撮,谁上台有什么区别呢?真有一两个不听话的总统,肉体消灭就是了。

中国社会呢?是一个设计得不太完美的Matrix,电池们不大容易被唬住。不过伟大的TG在进步中,相信Matrix就一定会实现!

官僚机构需要扩张以应扩张之需

2008/09/12 10:17 EDT

The bureaucracy is expand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expanding bureaucracy

不含贬义地。深有同感。比如我们的wiki,本来是为了交流方便,现在为了维护wiki又派生出一大堆维护和开发任务。比如开会,本来是为了方便事情,又要记录,相应的wiki也加要相关支持。手段变成目的,无为制造事端,诸如此类。

危机持续中
2008/09/03 15:52 EDT |tag=Jie’s_Words, Time Management

突然发现我从技术上陷入了“无法完成的清单”陷阱。

根据过去几周的分析,我的每周有效工作时间大约是60小时。其中至少20小时要用来处理文牍(如邮件),开会和上课,不超过40小时可以做些有创造性的工作。

我”必须”完成的任务已经积压了135小时,”应该”完成的任务积压了110小时,两者相加意味着以后6个星期我不可能再增加任何新的任务。

章含之
2008/08/21 00:48 EDT

想起此人,决定再鄙视一次。

DCA, Terminal 35A (里根机场35A登机口)
2008/08/15 20:03 EDT |tag=Jie’s_Words; Airport

最近两次在这个口登机,都是非常拥挤,也都是晚点。DCA很有意思,34号口和35号口不在一个终端,要坐bus,关键是告示很不明显,不仔细真看不到。

星期五的飞机真是挤啊。

终于补齐了每周工作总结
2008/08/15 06:50 EDT |tag=Jie’s_Words; Working; Time Management

从5月26以来,一共12个星期的工作总结。最近工作效率不是很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效率管理,分清主次。

参[[:Category:Jie Bao Weekly Summary]]

喜剧时代
2008/08/11 00:00 EDT |tag=Jie’s_Words; Movie

昨天看了吴宇森版的<赤壁>. 再一次,再一次地证明了我们有幸处在一个伟大的喜剧时代, 我们亲爱的导演们勇于把一切题材拍成喜剧. 请看:
* 英雄
* 无极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十面埋伏
* 夜宴

舒同书法

2008/08/08 03:45 EDT

我是没到能欣赏的层次,觉得难看。

电影是劳动人民的鸦片[2005]

2011/05/25 留下评论

【Net.Weblog.20050801】

2005-08-01

票房最棒的电影, 大都是童话, 神话, 科幻, 灾难. 看IMDB票房排名(2005年8月1日)前20名, 只有阿甘正传是现实题材, 其他都是幻想.

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 电影是劳动人民的鸦片.

1. 	Titanic (1997) 	$1,835,300,000
2.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1,129,219,252
3.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968,600,000
4.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922,379,000
5.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921,600,000
6. 	Jurassic Park (1993) 	$919,700,000
7. 	Shrek 2 (2004) 	$880,871,036
8.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2002) 	$866,300,000
9. 	Finding Nemo (2003) 	$865,000,000
10.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860,700,000
11. 	Independence Day (1996) 	$811,200,000
12. 	Spider-Man (2002) 	$806,700,000
13. 	Star Wars (1977) 	$797,900,000
14. 	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790,200,000
15.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789,458,727
16. 	Spider-Man 2 (2004) 	$783,577,893
17. 	The Lion King (1994) 	$783,400,000
18.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756,700,000
19.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735,600,000
20. 	Forrest Gump (1994) 	$679,400,000
分类:电影, 随感

Matrix与Godel不完备定理[2005]

2011/05/22 留下评论

【Net.Weblog.20050711】

2005-07-11

最近温习了《matrix》, 再读Godel不完备定理, 有两个想法

1. Matrix讲的是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和完备性的矛盾. Matrix中的个体的活动, 比如行走, 打斗和死亡, 都是一个定理证明过程. Matrix是一个相容系统, 但是不完备, 设计师就把那些不能证明的命题送到Zion去观察, 经过学习(“直觉”或者统计), 由The One为Matrix添加新的公理(matrix reload). 这个设计很合乎图灵机的局限性(停机问题和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等价的).

对于一个包含数论的逻辑系统里的命题, 它是无从”感知”这个系统之外的世界的. 比如说, 在RAM里的程序, 它所观测(可证明的)的世界, 就是这个RAM中包含的规则所相容的那些命题. 我们所处的宇宙, 如果是一个封闭的逻辑系统(物理的因果律成立), 我们所说的宇宙的”边界”, 只是我们的逻辑所推断出来的一个界限, 或者说是一个系统相容性所允许的某种测度(时间, 空间)的极限. 但是这种测度在我们这个逻辑系统之外或许根本是无意义的, 比如在RAM中存在的个体(一组命题), 它认识到整个系统最多有1T比特容量, 或者1M并行进程数, 对于我们这个三维世界, 就不是限制; 反之, 如果我们不把万有引力定律引入RAM, RAM世界也就没有必要遵守这个逻辑.

不过, RAM世界的运作, 还是需要能量的, 因为证明命题的过程是一个有序化过程, 必然要一个能量交换来带来负熵流. 但是….. 能量又是什么呢, 是不是逻辑的一种表现呢?

p.s. 以前思考过测不准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联系, 因为它们都讲了信息(负熵)不能无中生有.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或许也和这有关. 如果一个包含数论的相容系统就是一个封闭系统, 它是不能做定理证明的(因为这是有序化); 能量和信息之间有一个换算关系. 系统中总有一些命题不能在既有公理体系中被验证, 乃是因为能量的量子化, 所以认知也总是有限度的.

2. 科学是一个逻辑系统. 宗教也是一个逻辑系统. 区别在于科学是一个相容系统, 也就承认自己一个不完备系统; 宗教, 比如基督教, 坚持自己是一个完备系统(因为上帝万能, 所以可以验证所有的命题), 但不可避免有相容性困难.

卢旺达饭店[2006]

2011/04/23 留下评论

【个人wiki,Net.Weblog.20060427】

2006-04-27

看了Hotel Rwanda, 很失望. 通篇还是西方的, 最多是买办的视角. 说实话,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恐怖, 什么是绝望. 我也不知道那该是什么样, 但可以肯定不是这个电影描写的这样. 这个片子的失败就是在于视角: 从一小群说英语的人的角度来体会和观察, 加上一点小资情调的人道主义精神. 片子的胜利结局, 是个大败笔, 严重消弱了主题.

一句话, 这个片子隔靴搔痒, 没拍到真正的痛处. 真正应该展现的, 应该是普通胡图族和图西族人: 士兵, 儿童, 妇女, 农民, 招待….他们如何感受, 如何经历. 我相信, 影片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反映, 能更真实的体现出那个悲惨的事件. 在现在的这个电影中, 这个普通人根本就是作为一些符号来处理的, 只是作为少数白人和说英语的上层黑人拯救的对象, 无血无肉更无思想. 当然, 如果这样来处理, 可能不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居高临下的道德前提(拯救者).

片子里唯一让我觉得出彩的地方, 是一句台词: 「你以为拍下的东西就会有人看,如此就有人关心这儿的情况?我想不,他们会边看电视边说:『天哪,那真恐怖!』然后继续吃晚饭。」

嗯, 就是这样, 也只会这样.

分类:电影, 旧文

看电影

2011/04/20 留下评论

小时候看电影,大多是学校包场。兴奋地等着,看银屏上人影晃动,便猜测,那是好人往这边走,坏人往那边走。待两边分配停当,片子便开始了。开始,往往放些动画或者纪录片,都是让人津津有味的,比如《三个和尚》。有次,看《国王和小鸟》,那坏国王会按按钮把某块方砖一翻,将不喜欢的人翻将下去。这我让我心悸很久,出来走路做两个防备:一,走路要沿着人行道的方砖的边沿走,不可走在一块正中;二,若带着伞,要把伞横着,一旦不幸,那至少可以支撑一会。万幸的是,我一直没有遇到那坏国王。

我稍年长的时候,一个坏叔叔带我去看电影,居然是恐怖片《黑楼孤魂》。若是现在,阅鬼无数的我必现场构思将那鬼杀死的九种方法。那时的法力还没有现在深厚,之后半年都不敢自己上厕所。晚上睡觉,不但被子要裹好,床边还要多放几本书,这样鬼来了,书里的英雄必出来救我。

回老家农村,看露天电影是最有趣的。接到通知某村放电影,我们便各自带上板凳和瓜子,打上手电,走到那村去。那路未必远,但有桥,有山,对是小孩的我,跟着手电的光,还是漫长而兴奋的。待到了那村,露天的某个空地早架起屏幕,熙熙攘攘的人们交谈着,不知何时就开始放映。播的,也无非是《岳云》,《杨家将》这些喜闻乐见的题材。放映中,亦断无不准交谈,不准磕瓜子这些繁文缛节。而后岳云的锤,长久成为我梦中的利器。

后来,电影院商业化了,再没有几分钱或一毛钱的票,便很少看。直到上了大学,突然发现有许多渠道可以廉价地看电影,便每每几个人同去,和农民工兄弟一起,挤在某不知名的黑屋。开始一两部,必是庸俗而无聊的,便有闲人高喊:“老板,换片”。老板需待喊上几遍,才换成我辈俗人目的所在的片子——这几乎成了一种仪式。考试后,则通宵达旦看片,以纪念还活着,或者压惊。“老板,换片”后来就成了一种我们善意地表达不满的方式,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到了美国,居然有5美毛一场的过气电影可看,着实令人心喜。可惜,阅片无数之后,能让我愿意花5毛钱的电影都已经了了。这十年,去电影院看过的片子应该不超过十部。和妞妞妈只看过一部电影,《指环王3》;买的位置不好,仰了半天脖子,十分疲劳。妞妞妈说我睡着了,也许是,因为如果我睡着了,未必自己知道。后来,我每次提议看电影,妞妞妈都要拿这个嘲笑我叶公好龙。

妞出生前几天,我决定要犒赏一下自己,去看3D的《阿凡达》。家里其他人对这个题材都毫无兴趣,我自己去了。电影院很远,要开车30迈。特技不错,能把暴力拆迁的题材说圆,比国内的几大导演强多了(虽然还比不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反正这年头,认真你就输了。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去过电影院。

分类:电影, 回忆

Inception, 递归,与生命的延长

2011/04/15 留下评论

【OK,回家吃饭,只写一段。】

这个宇宙最终要完蛋的。生命在这个宇宙中,最终要尘归尘,土归土。据说Minsky很担心这个事,所以他要研究人工智能(跳出这个宇宙?)。

要么延长宇宙的生命,这是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能也。

另一个选择就是加快生命的运行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下凡,就是从天宫开了一个虚拟机“人间”,这里面的时间运行速度要慢的多。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慢了三百多倍。更妙的是,虚拟机里信息(比如七仙女生的两个孩子)可以完整传回主机,特别适合作弊。

Inception(盗梦空间)是用做梦的方式。梦里面还有梦,相当于在虚拟机内再开一个虚拟机,再慢上n倍。所谓,南柯梦里可以做黄粱梦,黄粱梦里可以做烂柯梦,烂柯梦里可以做蝴蝶梦,…这个就是递归。

在一个不同的计算体系里,时间的约束是可以不一样的。时间这概念本身,在一个不同的虚拟机里,都是可以不需要的。

大概我们在此yy无限的时间,就好象农妇yy中的皇后娘娘的柿饼子,觉得这有不知道多么快活。倘和虚拟机里的生物可以对话,或许它们会摇头:“时间?没听说过,多少钱一斤?”

《让子弹飞》之春秋笔法

2011/03/26 留下评论

让子弹飞海报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的话可以用来评价《让子弹飞》:文化官员看到主旋律,精英看到民智未开,带路党看到革命,五毛看到革精英和带路党的命,打酱油的看到恶搞,宅男看到抢女人。

我看到…….像素,很多很多的像素。只觉得它好。在讲什么,好在哪里,什么含义,不知道。因为语义解码失败,所以我只算是和许多像素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让子弹飞》深得春秋之妙,微言大义。“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字字皆有妙处:“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看得懂的,看到春秋大义;看不懂的,看到汉字。

看得懂春秋的,不多;拎得清《让子弹飞》的,只怕也就是大中城市的小白领,一小撮,绝对的自绝于人民群众的一小撮。我努力搜刮我记忆里的几百号亲戚,想谁会对这个电影感兴趣,答案是除了几个学生,几乎没有——除非现在政府宣布看电影可以防核辐射。

其实最得《春秋》衣钵的,是西方媒体。无论文章,电影还是新闻,剪裁组织,绝对均衡全面,深得公正自由之形式。真正要说的话,全在暗示,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就是典型的例子。喜的是西方已经至少普及高中教育,普世价值又年年讲、天天讲,能看得懂的,很多,并不是一小撮。我们楼里的清洁工说,他对渡过金融危机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民主制度;又说,中国不应该殖民非洲国家,比如西藏。

白领们不爱看CCTV,称它做CCAV,嫌它不会公正自由地报道。这是误解,体现这一小撮和人民群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自绝于人民群众的两面性。人民群众爱看“今年春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不爱看“郑伯克段于鄢”。和人民群众交流,要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讲过的,有些人就是搞不懂。其实如果CCAV真是CCAV,全世界人民群众都爱看了,岂只中国。如果姜文能和《XXX》剧组合作,拍一部《让蒲团飞》,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西瓜大丸子汤,2011-03-26 (mid-year终于结束了,轻松一下)

分类:电影, 随感

一些我最想看到电影

2011/03/24 留下评论

都是些和谐部不灭,拍不出来的

  • 靖康之变【去年读宋史,感慨良久,里面的种种细节,一定要拍成NC-17才能充分表达】
  • 崖山【彻底的亡国兼亡天下】
  • 李定国【和这个比,什么勇敢的心只能是垃圾】
  • 扬州!扬州!【十日;同时要充分表现南明的饭桶,彻底的饭桶,无论阉党还是东林党】
  • 郑和下西洋【这个不是盼拍出来,而是怕拍出来,活活糟蹋了一个大片的题材】

另外求求大家行行好,千万别把这些题材泄露给张导,陈导,冯导,算是为子孙后代积德了。

分类:电影, 流水帐